升學教育新聞區


寫作教室/找到主要事件布局 結構一線貫串

2017-07-11

作答考試型的文章,任憑考生思想再如何的廣闊無邊,執筆之手與時間仍有侷限,在篇幅不長的數百字之間,敘述旁枝末節會掩蓋主幹,讀來茫茫不知所宗。唯在下筆前,斫千頭萬緒之榛莽,焚胡思亂想之茅茷,從中撥出一道思路,緊緊扣住此線重點,並貫串全文,布局才會清晰,使主旨凸顯而出。

全篇文章只取一線布局,可使走勢明確,所謂一線,指一個事件、一個人或一項物品自始至終扮演作品的核心,而文章的發展就是敘寫此核心及其密切相關的材料變化。觀歷來大學學測與指考題目,最大宗易發揮的主題就是寫事件,即使有的題面似乎偏向論說,但投入其中的論述,取事例以具體深化亦是常態所見。

以104年學測〈獨享〉為例,有以「海邊獨處」一事為主軸者,首段先由暖陽西下,作者獨處於海邊的情境切入;次段談古代文人、藝術家因享受獨處而成就曠世巨作之例子;第三段回歸作者自身,敘寫開始享受獨步至傍晚海岸邊自處的經過、體會;最末段寫夜闌人靜、暗空閃爍熠熠星光能滌除煩憂的獨享生活,以此作收。全文主線可視為作者傍晚獨自觀海的過程,首末段同為一事,而以天色變化推展,首尾連貫。

第九屆聯合盃作文大賽嘉義區第一名〈多餘的時光〉,則以上下學搭公車的車程為主線,寫平凡茫茫的生活中,別有的一番思考,發現面對生活的振奮態度。結構安排如下:

第一段

以「灰霾覆蓋天穹、步伐倉促、時間的縫隙擠壓靈魂的自由」的情境,鋪設作者乘車的心情背景。

第二段

取名人、古例能在尋常時空中發現微妙不凡,觸發作者轉念。

「並非下課鐘和打卡鐘的催促,並非現實剪裁出的單一風景,我看到另一種絢麗的可能,在被切割得細小的時間片段中。」

第三、四段

敘明作者固定往返於學校與家的路途,「在這短暫、卻又被無限延長的時光中」,思及自身狀態的窘迫孤單。

第五段

寫出作者在公車中所見所思,嘗試奮起,同時推及至面對人生宜有的積極態度。

第六、七段

車將抵達目的地,暗喻作者對於目標的急切渴望,因轉念後而有信念與勇氣相隨。

此篇審題精巧,找到主要事件,才能凸顯出其中空隙的「多餘」。次段的寫法在點出主題時空,又引導至個人獨有的體會方向,甚至於末段寫出一段車程中的思考啟發,妙手切題。回顧全篇,仍扣在「搭公車」一事。

擬定一線脈絡串聯全文,下筆時較能心無旁騖,隨著該事件思考,安排事例、思考以為血肉,自然文至終篇仍能情境連貫,讀來更見精緻緊密。

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
圖片來源:聯合新聞網
連結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6904/2559809?from=udn-catelistnews_ch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