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學教育新聞區


106會考歷史攻克五大題型 首重因果關係圖

2017-03-28

會考社會科63題,歷史占了21題,但是跨科、跨單元的整合型考題推陳出新,就是希望考生多用理解、融會貫通的角度學習歷史。再加上自己做「因果關係圖」打好基本功,在社會科應考中就能脫穎而出。
分析歷年會考題型有五大類:

一、 時事:

不是考時事相關的內容,而是將課內所學藉由時事出題。考生行有餘力,可以注意時事的報導,在閱覽考題時比較容易進入狀況。

二、 圖表:

藉由圖表測試考生對歷史的了解之外,還有找線索的能力。

三、 生活情境:

這類型的題目敘述都很長,「撇步」就是趕緊瞄到最後一句,看題目是要問什麼?再回頭把題目仔細看一遍,就能節省解題的時間。

四、 漫畫:

這類題目內容易懂,多半有考有分。

五、 跨科統整:

不論是跨科、課、單元的題型都是環繞著重要觀念出題,也是考出鑑別度之所在。

陳啟鵬老師發現近年出題以生活化、靈活的趨勢。一件事往往拆解成不同的元素命題,例如「台灣民主國的成立」就會問到唐景崧、丘逢甲和劉永福的關係,考生必須全面認知事件的因果、始末關係,如果只有死背,在別出心裁題型當中就會被困住!可以多利用練習坊間或是歷屆考題,找出自己比較弱的題型,才有克敵制勝的結果。

陳啟鵬老師建議考生不急著背誦年代、人名,而是自己花時間試著把每個重要事件找出原因、動機,把戰爭、條約、條款…的因果關係建立起來,這些環環相扣的地方就是出題重點,這些基本功起頭難,但是一但自己開始做就會得到全盤的了解。將這樣時空背景的因果關係找出脈絡,歷史不用死背也可以記得很久,應考當然能得心應手。

在時事題方面,出題的重點不在時事本身,而是重視和課內所學的兩相結合。像是艦艇的命名,海軍原以沈葆楨、羅福星為新艦命名,後來又決定改為「銘傳」、「逢甲」,紀念劉銘傳與丘逢甲。時空回到近代史,考題就會出現在同中存異或異中求同當中。

在最後衝刺階段,陳啟鵬老師希望考生把國中三年歷史做一下盤點,那些不夠熟悉的單元就利用這段時間逐一安排依序複習。方法是課文讀一遍、題目做一回、課文再讀一遍,一天花一到兩小時在社會科,就能信心十足面對會考。


新聞來源:聯合新聞網
圖片來源:聯合新聞網
連結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9360/23573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