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學教育新聞區


108會考結束,108課綱的開始

2019-05-20

▲ 圖片為黃建賓攝

108年國中教育會考落幕,整體命題趨勢呼應108課綱,看重考生個人能力與社會脈動的連結,例如國文寫作首度嘗試高齡化社會議題,引導學生從關心自己到關注社會。此外也在命題上擴充基本題、增加成就感,「多一點親和力」,希望鼓勵學生,「把會考當成試煉個人素養的平台」。

作者:王韻齡、許家齊、陳盈螢

前心測中心主任、臺師大副校長宋曜廷分析,今年五大科的命題趨勢,在引導學生從關心自己、關心周遭生活到關注整個社會。像是國寫從「命題式」改為「議題式」,今年考題「青銀共居,好家哉?」與高齡化社會有關,而社會科出現性別平等議題、自然科考工廠爆炸案、數學科考SPF計算,都是生活化、素養導向的例子。

宋曜廷說,會考命題也擴充基本題、多一點親和力,希望鼓勵學生增加成就感,「把會考當成試煉個人素養的平台」。

此外教育部長潘文忠也宣布,進入第6年的國中教育會考試務工作,明年將改由臺師大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承辦,改變過去由六都輪流挑選學校負責試務的模式,目的在「讓統籌工作的經驗可以不斷累積」,維持試務相關工作及命題的穩定度。

心測中心主任陳柏熹也證實,108學年度起心測中心的角色會類似大學端的大考中心,但不是獨立的財團法人,仍屬於台師大轄下,在負責每年例行的命題工作之外,同時要統籌處理全國試務,人員編制上也會擴編,會考則走向更專業化。

以下為各科考題與趨勢分析:

【社會科】重視知識活用與融會貫通 歷史科圖表過半、強調閱讀理解

今年社會科試題的圖表題比例過半,重視學生的解讀圖表的能力。歷史科有過半是圖表題,「圖表量多或文字閱讀量讓學生有點挑戰性,也可以引導教學現場,歷史科或社會科不是『背多分』的科目。」高雄市明義國中歷史老師陳莉婷分析。

宜蘭縣社會學習領域輔導員、公民科老師詹青蓉指出,這次考題中,經濟、法律、跟家庭/社會單元出的較生活化,如法律部分,第28題就是用生活例子來詮釋何為有罪與無罪。但相較起來,政治單元仍偏死背,像是用「穿越劇」呈現的第50題,題目直接點出王安石是「最高行政機關首長」,學生便可連結到不信任案。詹青蓉認為,若題目可以提供多一些文字資訊,讓學生自行判斷王的角色再做答,此題會更有內涵。

宜縣社會學習領域輔導員地理科老師蘇于任觀察,這幾年地理科命題趨勢是要學生判斷「在哪裡」、並且未給圖,學生要對地圖熟練,也包含跨冊的知識整合,像是第1題雖然沒有地圖輔助,但學生需要知道東印度群島在哪個地區、是什麼氣候,再做建築判別。他指出,除了世界地圖框架,學生還要有緯度概念,氣候的特色出現在哪些地方,所有氣候要會融會貫通,是學生面對這類考題需具備的能力。

宜縣社會學習領域輔導員歷史老師簡筠潔指出,歷史考題愈來愈符合素養導向的趨勢,強調閱讀理解能力,像第22題透過漫畫推敲歷史事件時間背景;第24題學生必須從日本總督類文言文的告示文,推敲台灣進入日治時期。「素養導向是要有閱讀力,包含圖表、還有文獻、文字,法案閱讀的能力。再來是運用理解力、抓關鍵字,最後是聯想統整力」,簡筠潔說。而她平時上課也會補充課外文章與照片素材,帶學生討論,讓學生培養聯想與統整能力。

【數學科】生活情境題多,先讀懂題意再擬解題策略

今年數學科整體特色是取材生活化,像是自備容器買咖啡的折扣計算、遊樂園區搭乘纜車或步行延伸的費用問題等,台北市北投國中林柏嘉老師表示,學生要有連結情境與數學概念的能力,先讀懂題意,分析其中應用到的數學知識與概念,再擬出解題策略,檢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。

彰化田中高中國中部數學老師葉奕緯觀察,今年考題難易適中,趨勢則是簡單的題型又更簡化,例如選擇第1題,過去可能考分數加減、或絕對值正負數,通常有三或四個數字運算,但今年考負負得正去括號與分數加減法兩個概念,學生有用心寫應該就能拿到分數。

葉奕緯分析,這幾年試題試圖融入生活情境、在非選部分難易度難捏得宜,不過針對這次非選第一題防曬產品的探討,葉奕緯認為老師可以帶學生用不同角度思考。文宣中提到SPF25到SPF50的防護率多了一倍,在後續計算上發現防護率從96%到98%,說防護率多一倍,根據題意的確不合理。但他指出,若這題從另一個提問角度思考、會有不同答案,問題也可能更生活化:「如果今天防曬乳液廠商宣稱他們的防曬乳液從SPF25進化成SPF50,能夠給大家『加倍防護』。這個文案會是合理的嗎?試討論之」,教師也可以帶學生思考不同的觀點。(看更多:漫談108年會考數學考題——融入生活題材,檢測考生如何運用數學解決日常問題

【國文科】跨領域、說明文本等生活情境題,是今年主軸

桃園市龍潭國中教務主任黃秋琴表示,今年國文仍以閱讀理解為主要題型,與去年語文知識、文意理解、文本評鑑題型比例相似。面對今年文言文考題,學生不但需要閱讀理解文意本身,還需能找出論據,推論作者觀點與看法。(看更多:國中升高中的國文會考素養題:重視學生跨域、圖表閱讀統整反思力

扣合108課綱,跨領域、說明文等平日生活情境常見素材,像是媒體識讀、古物鑑定、河川地圖等,也出現在考題之中。黃秋琴以題組41~42題舉例,文本屬科普文類,文中說明飛機飛行要件為何,要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文章要素:飛行動力來源、影響因素如地理、氣溫、風向等,推論回答。

觀點異同更是此次考題關鍵,占總題數超過2成。黃秋琴解釋,異同題型要學生從文本內容中,擷取訊息重點、比較異同觀點、分析作者寫作形式。她以35題為例,即便文人有許多相似之處,但各自也對小孩的喜好程度有所差異。該題型和108課綱強調的素養相符,盼學生在生活日常中,也能運用閱讀理解能力。並且不單是理解正反意見,還能同理、交流、尊重因年齡、種族、性別等產生的多元意見。

評量本身就是一種學習,桃園市慈文國中教師吳韻宇以39、40題組舉例,「素養導向題型是提醒學生,不能只看自己,還要將眼光拓展到社會環境」。同是遊記寫作,徐霞客既記載人文風俗,也紀錄地質奇貌,有利於社會發展,便和晚明文人純以情感寄託遊記的出發點相異,顯得個人格局大有不同。

吳韻宇表示,學生面對的訊息量日益增加,尤需培養「快讀訊息」的能力。她建議,任何一篇文章,不論連續性文本與否,即便是廣告、傳單等應用文類文本,都能將其視為閱讀素材。因此學生平時也需有「覺察力」,面對生活出現的消息或新聞,都能找出和自己的關聯,在短時間內,摘取文本主要概念。

【國文寫作】「青銀共居,好家哉?」首度出現議題式寫作難度高

今年會考寫作題目「青銀共居,好家哉?」,是國中基測、教育會考有寫作測驗以來,首度出現「沒有題目」的形式,以「議題式」取代「命題式」,也延續去年「我們的世代」以對話框形式的非連續文本呈現。文本透過4人說法,表現不同世代間,面對青銀共居政策的多元觀點,並要學生寫出「年輕人與銀髮族的互動或相處模式,有什麼期待?」同為新課綱明定19項議題之一。

面對考生普遍較難掌握的寫作試題,吳韻宇建議,學生可藉圖文並陳的題本內容,先做資訊統整:寫作主題為何、政策推行緣由、政策正反意見,並將之轉化成可加入文章的客觀敘述。敘述後,最重要的無非是提出自我「觀點與想法」。吳韻宇說,學生能透過生活經驗或觀察,來支持觀點,再論群我關係,不忘正反並陳、轉折思考,總結對社會的正向追求。

「未來的學習,著重生活的感受力,以及閱讀的延展力」,吳韻宇叮嚀,平時若少閱讀時事,練習觀點思考,單靠考場上的即興發揮,是難一蹴可成。她建議,學生可藉雜誌、網路資訊,培養綜合閱讀的能力,拓寬生活視野,增加環境敏感力而擁有社會感觸能力。並透過自我發問:文本主軸講什麼?造成結果的細節有什麼?作者的目的何在?成為平時的一種閱讀訓練,反思自己對文意、時事了解多少。

【自然科】圖表題占比高,能運用科學素養解決問題是關鍵

今年自然科考題中,圖表題占比達57%以上,顯示學生對圖表判讀、理解、分析與應用能力,仍然非常重要,作答時也必須結合生活經驗、運用科學素養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,是很明確的素養導向題型。

台北市萬華國中生物老師王美玲分析,今年自然科更多的生活情境入題,強調跨科整合,像是電子地圖、防曬霜、熱敷帶和殺蟲劑等所運用的概念,都是結合日常生活經驗、取材自常見的素材,出題活潑,更重要的是要透過實作來評量學生的核心能力。

台中市忠明高中理化老師賴志忠認為,今年自然科考題少了很多繁複計算題,較有挑戰性的題目出現在第53、54題的莫耳計算,需具備跨主題、統整性知識,可以鑑定生是否達到精熟程度,算是鑑別度高。整體考題主要檢測的是,考生是否能將科學知識運用在生活中,來解決遇到的問題,「可以看出很明確的素養導向命題,這是值得現場教師參考的方向」。

賴志忠建議,老師平日的教學中就可以訓練學生,將生活情境題設計在教學活動中,多閱讀科普文章也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
【英語科】題型多元,英聽難易適中

新北市新莊國中英文老師曾麗娜分析,今年的考題前段題「很親民」,單字和文法題並無刁鑽艱深題目,難度不高。到了後段題組型就比較有挑戰性,取材多元,有詩歌體裁考閱讀理解,也有貼近生活化的觀光公車路線圖,另外還有跨領域題介紹動物生態,也有圖表轉換題。最具挑戰性的題目是第38到41題介紹英國女皇如何繼位的過程,考綜合時態克漏字,必須釐清過去完成式、過去式和現在完成式的差別,難度相對較高。

至於英聽則屬於難易適中,第16題的男女對話和第27題的男生送禮物題,都要先聽懂內容後,結合自己的判斷作答,是在課本中學不到的句子,但在日常生活中會自然發生。曾麗娜建議考生,不要只把英語科當成用來考試的學科,應該看成是一種實用工具,平日多看影集、聽英語教學廣播,在真實生活的語境中學習,會更能輕鬆作答。



升學王帶你贏戰108課綱:https://bit.ly/2wfKWEQ